一則“一盤蚊香引發三歲寶寶哮喘”的文章在微博和微信上廣為流傳,很多媽媽們也十分擔心:“真沒想到蚊香也能引起孩子哮喘,這個夏天可要注意了。”
蚊香誘發3歲寶寶哮喘?
醫生:夏天遇到“哮喘娃”會建議停用蚊香
根據北京媒體報道,一名三歲的寶寶,每個周末都會到奶奶家住。最近天氣變熱了,為了防止寶貝孫子被蚊蟲叮咬,晚上睡覺的時候奶奶會在房間里點上一盤蚊香才安心。過了周末,媽媽發現孩子咳得厲害,到醫院兒科一檢查,發現寶寶是哮喘發作。“天氣都暖和了,寶寶怎么會突然患上哮喘?”媽媽百思不得其解。后來經過檢查和問診,醫生初步估計是最近一段時間使用蚊香導致的。
“一盤蚊香誘發孩子哮喘”,蚊香導致哮喘的寶寶并不少見,一些特異性體質的兒童在接觸蚊香之后,煙塵會導致呼吸道受到很大的刺激,引起氣道痙攣,從而誘發哮喘。
一般在夏天,醫生遇到哮喘的孩子,首先會問家長有沒有用蚊香、殺蟲劑等滅蚊產品,如果用了,會建議立即停用。
點一盤蚊香等于抽6包煙?
專家:二者主要成分不同,不能簡單地比較
網上有一種說法,稱點燃一盤蚊香所釋放的顆粒物數量與4-6包煙相當,對人體傷害很大。真的有這么恐怖?
早在2013年,廣西壯族自治區環境監測中心站就對室內點燃一圈蚊香和一包香煙的PM2.5濃度進行比較,結果發現在16平方米密閉的房間內點燃一圈蚊香和一包香煙,所產生的PM2.5濃度分別是626微克/立方米和343微克/立方米。蚊香的濃度居然是香煙的2倍。
把蚊香和香煙的危害連在一起的說法并沒有科學依據,兩者的“內涵”大不同。雖然PM2.5的濃度,蚊香高于香煙,但真正有害的還是附著在PM2.5顆粒物上的有害物質。香煙中含有的尼古丁、焦油成分,產生的有害氣體也是上千種。
蚊香里所添加的菊酯類物質雖都是有一定毒性的,但國家對這些物質的添加都有規定。鄭一平告訴記者,正規蚊香中的菊酯類含量很低,不會對普通人造成傷害。”嬰幼兒、孕婦等弱勢群體長期使用蚊香對身體有一定的傷害和影響,所以這些人群應該慎用蚊香。
蚊子出動 花蚊子 咬人準、狠、癢
“白紋伊蚊就是俗稱的花蚊子。花蚊子要比淡色庫蚊出現時間晚,消失時間則早一點。”
別看它的名字好聽,它可絕不是盞省油的燈。白紋伊蚊的厲害之處在于咬人準、狠、癢、痛,被它咬到后,身上會起一個大紅疙瘩,奇癢難耐,有的人還因抓破疙瘩引發感染。其他蚊子大多在人不動的情況下才能將針刺入人的皮膚,花蚊子可不一樣,無論人在運動還是靜止,隔著衣服、襪子它也照樣能吸血。在吸血時,它分泌的防止血液凝結的抗凝物質隨之注射到人體內,人因此過敏起包,奇癢難耐。
“驅蚊神器”哪家強?
在人蚊大戰中,除了蚊香、電蚊拍、蚊帳這老三樣外,近年來也涌現出很多高科技的滅蚊神器,如手機驅蚊軟件、防蚊手環、防蚊貼等,甚至有傳言說買盆豬籠草也能滅蚊,這些“神器”靠譜嗎?
驅蚊軟件
比如“驅蚊專家”,宣稱是仿生蝙蝠聲波驅除蚊子。
超聲波驅蚊的效果微乎其微。而且大部分手機驅蚊軟件都無法發出超聲波,完全沒有驅蚊效果。
驅蚊手環
這幾年,驅蚊手環已經被無數人吐槽了,但并不妨礙這款產品的熱賣。大多驅蚊手環含有香茅精油、薄荷精油、檸檬葉精油、薰衣草精油、蘆薈精油等。
“手環大多浸泡過殺蟲劑或農藥,可能對人體有害,比如頭暈、過敏、呼吸不暢。”前陣子,劣質驅蚊手環在濟南就“毒暈”了29名小學生。
豬籠草
去年,豬籠草就在網上走紅,驅蚊效果如何呢?
“和野生的相比,家養的豬籠草捕蟲能力已退化,無法主動吸引并且迅速消化蚊蟲。而且由于豬籠草分泌的蜜汁較多,反而會吸引很多小蟲子聚在周圍。”
維生素B1
夏天,一些媽媽帶寶寶散步的時候,會帶上一小瓶噴霧。原來這是家庭自制驅蚊噴霧,用維生素B1泡水,能夠讓孩子少被咬大包。
驅蚊的原理主要是蚊子不喜歡維生素B1的味道。“有些味道,我們人不一定能感覺到,但蚊子能感覺到。”
公司地址:湖北省襄陽市襄城十字街 郵編:441021 鄂ICP備05000447號